2008年初,一纸《2008-2010年第一批广东省“千百亿”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揭开了广东省技改的序幕。
当时,很多企业对于这一项目不以为意,但随着近两年国家一系列战略政策的公布,“技改”成了真正的香饽饽。
尤其是对于这两类企业,是否进行技术改造,可能决定了企业未来15年的发展。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碳达峰、碳中和列入国家战略目标,这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高耗能企业且基本都以煤炭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量也巨大。但在国内整体能源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一定会在未来成为主流。同样的市场条件下,率先进行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企业,成本就要比未进行技改的企业高出许多。
碳排放配额是政府分配给控排企业指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企业进行生产需要低于碳排放配额,否则将会面临巨额罚款。
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提出,碳交易市场在未来也会形成规模。企业技术改造后,多余的碳排放配额还可以进行交易,这对企业来说也是提高收益的方式之一。
碳税是根据产品加工过程所排放碳的多少收税的一种环境税,欧盟已于2021年开始实施。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开始征收碳税,但随着节能减排的需求日益迫切,有专家建议未来征收碳税的想法。如若这一想法付诸实践,企业的成本会进一步增加。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高能耗企业的技术改造迫在眉睫,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提质增效,才能在未来持续生存发展。
代表类型:半导体、新材料、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先进制造等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相关政策也在大力推进,这对技术引导型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习总书记多次提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就会被卡脖子。”要想突破“卡脖子”技术,不能靠买,只能靠钻。但由于中国在关键技术从0到1的这一步走晚了,那就更加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其中就包含设备投入。
企业通过享受政策补贴,每年可以节省数百万到上千万,这部分节省下来的资金无疑可以激发企业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抢先发展。
技术无法产生直接价值,只有进入产业化阶段,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但这就需要巨大资金投入。国家已经提出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科技金融产品与投资双鼓励,帮助企业纾解设备投入的资金不足问题。
因此,科技引导型企业抓住这一关键节点转型发展,不但能让企业自身独占鳌头,还能在整个国家形成独立自主的科研创新体系,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