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37件核心发明专利的技术人员离职!中芯国际将何去何从? | 经典案例 | 禾才科技-m6米乐网页版

5年将推百万企业“上云用云”!一图读懂《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5年将推百万企业“上云用云”!一图读懂《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2021年7月6日
专利权可以转让吗?怎么转?
专利权可以转让吗?怎么转?
2021年7月7日
全部资讯

手握37件核心发明专利的技术人员离职!中芯国际将何去何从?

手握37件核心发明专利的技术人员离职!中芯国际将何去何从?

日前,“中芯国际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

 

7月4日晚,中芯国际公告称:

 
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吴金刚博士近日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相关职务并办理完成离职手续。离职后,吴金刚博士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吴金刚有着二十年工龄的中芯“老人”了,2001年就加入了中芯国际。2014开始,吴金刚担任技术研发副总裁,期间负责参与公司最为核心的finfet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

 

消息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中芯国际将这是怎么了?

 

1

放弃千万股权,毅然离职

 

吴金刚是中芯五大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与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执行副总裁周梅生以及运营与工程资深副总裁张昕被人们并称为中芯国际“技术五虎”。

 

他曾就职于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研究院,自从2001年加入中芯国际后,就参与公司的finfet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

 

吴金刚在任职期间作为发明人共参与专利申请37件,其中有效专利占比73%,且都是核心发明专利。

 

 

其实,为了留住核心技术人员,中芯国际在5月份将16万股的限制性股票给予吴金刚,价值近千万,但他还是在7月放弃股权,毅然离职。

 

这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许有很多,花开两朵,每个人都能各表一枝。

 

只是本文不欲在背后的故事上做过多纠结,而是单从技术秘密这个角度聊一聊这个事件,希望给企业朋友带来一些启发。

 

2

对任何公司而言

技术秘密都不容小觑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吴博士会不会带走公司的技术秘密?

 

要知道,技术秘密就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对于像中芯国际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但网友们放心,这样的担心从理论上来说有99%的几率都不会发生。

 

作为一家拥有多年经验的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早就采取了多项保护技术秘密的措施,从其发布的公告中就可见一斑。

 

中芯的公告中显示有这样一段话:

 

吴金刚自离职次日起的12个月内不得帮助公司竞争对手、为其工作、被其雇佣、向其提供服务、供应产品或充当公司的竞争对手;不加入任何与公司业务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或为其提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作为其投资人、股东、董事、监事、经理、顾问或扮演其他任何角色。

 

这段话就表明,在入职时中芯就与吴金刚博士签订了竞业限制条款。这一条款限制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同时,由于专利发明是在其担任公司技术人员时申请的,所以属于专利的职务发明,专利权依旧掌握在公司手中,不会外流。

 

这两点,对于任何公司都适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不让自己在未来陷入被动局面。

 

3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专利发明人”一定要重视

 

对于上市企业来说,专利,尤其是核心专利是投资者最为重视的考查内容之一。

 

在公司上市前,投资人就会考察以下几个内容:

 

1. 发明人是否与其他资料中科技团队对应;

 

2.发明人是否过于单一或者不稳定;


3. 核心技术是否过于集中在少数发明人手里;


4. 发明人群体中是否有技术产权纠纷;


5. 其他资料中科技团队成员是否有专利等。

 

当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专利的作用依然不容小觑。一旦核心专利存在危机,会直接影响公司市值。

 

其实,就中芯国际的专利量来看,吴金刚担任发明人的专利数量并不多。

 

经查询,中芯国际极其关联公司在全世界共有16994件专利,而吴金刚担任发明人的专利数量仅为37件,这个比例并不高。

 

这也是中芯国际防止专利技术外流的一个措施,通过分散专利发明人,让核心技术不至于掌握在少数发明人手里。

 

因此,公司在进行专利布局时,也要充分考虑专利发明人这一项,既要让技术人员有担任发明人的机会,又不能将过多专利集中在同一个发明人手中。

 

说了这么多,中芯国际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之所以会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归根到底在于国人对于中国芯片制造产业的关心和期许。

 

自从美国对中国实施了“芯片限制 ”以来,中国的芯片以及与芯片相关的产业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中国“芯”想要站起来,需要的是科研人员的付出,科研人员的付出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回报。

 

历经波折,总会走过寒冬。未来,中国定能迎来芯片产业的春天!

eling
eling
当代反卷达人
政策利用
禾才学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