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家!2021年第四批拟更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有这些→
2021年8月31日专利许可的这5大好处,你都知道吗?
2021年8月31日近日,最受关注的消息无疑是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申报通道开启,这一届中国专利奖的申报要求与上一届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两项重大变化值得关注:
■ 在参评条件方面,专利权人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的,参评项目不超过4项;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参评项目总数不超过10项。这其实,是给了中小企业更多机会。
■ 在技术领域方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改为“‘卡脖子’技术难题”。这一点,要求企业能够在细分领域上有创新和突破。
这两项看似没有太大关联的内容,都让人联想到了一个最近的热词——“专精特新”。
01
“专精特新”的春天来了
自2019年以来,美国就开始利用“实体清单”、“芯片限制”等条例对中国进行各种打击,我们也终于意识到,中国在某些关键性技术上的确被牢牢卡住了脖子。
如何在“卡脖子”的技术上上进行突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专家统计过,当前中国在迈向中高端价值链上,共有88种高度依赖的“卡脖子”进口产品。 如果单靠大型企业,很难完全进行突围。
相反,千千万万个中小企业在某些技术上悉心钻研,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破局者。
为此,国家才在今年“连放大招”,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那些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的“春天”来了!
02
“专精特新”为什么如此重要?
从今年7月开始,“专精特新”就陆续被提上台面。
7月27日,刘鹤副总理在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指出,“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强调“专精特新”就是要鼓励创新。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一次提出,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在我国,占国民经济大多数的是中小企业,很多中小企业虽然体量不大,但能够在一个领域上不断钻研,很有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
我国若是想要解决“卡脖子”难题,就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内循环。例如,某个产业链有个环节原来只能靠进口,现在要让它实现全产业链国内供应。而“专精特新”,就是在某个关键领域做出独特的创新,是实现内循环的关键一环。
▲ 长按扫码,分享朋友圈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三批293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我国“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4762家。我国的“专精特新”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中小企业一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不要求多,不要求大,更不要求多元,只要专心专注,就一定会在自己的细分领域取得突破。